【题 解】
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,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。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)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。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,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。诗人在描绘涧边幽草、深树黄鹂这一春色的同时,还极力渲染了春潮雨急的景象,抒发自己身处官位自愧无能、无所作为的无奈的处境和忧伤的心情。
【注释翻译】
鉴赏分析
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,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。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,但经诗人的点染,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。同样是看风景,诗人有不凡的感觉和发现。
诗的前两句,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,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,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,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。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,晚潮加上春雨,水势更急。而郊外渡口,此刻更是杳无行人,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,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,形象生动、细致地捕捉住了景物特点。前后两句诗人都用了对比的手法,并用“独怜”、“急”、“横”这样主观感受的字眼加以强调,应当说有引人思索的用意。思欲归隐,故独怜幽草;仕途无所作为,犹如水急舟横。春游西涧,晚雨野渡,看似一幅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,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。全诗以情写景,借景抒情。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、深树,自得其乐的黄鹂,急水中的横舟,将作者恬淡的胸襟、忧伤的情怀,自然地流露出来,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。这与诗人的处境和心情是分不开的。
全诗风格恬淡高远,尤其是结句,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,因此成为名句。